2008年12月3日 星期三


笙是簧管配合發音的吹管樂器,亦是中國古老的簧鳴樂器,約有三千多年的歷史。早在殷代甲骨文(公元前15世紀)中就有關於笙的記載,周代(約公元前1066-前256)時已被廣泛使用。在漢代(公元前206-公元220)以前,笙和竽兩種同類樂器並存。但至宋代時,則只有笙較為普遍使用。笙的構造主要由笙斗、笙管和笙簧三個部分組成,由於外形如鳳翼,因此古時有「鳳笙」之稱。笙是以簧片振動發音,吹吸皆可演奏,且同時可吹出兩音以上,故可吹奏和聲。由於笙是由若干數目的「簧管」(或稱「笙苗」;即鑲有簧片的竹管)組成,是一件擅於演奏和聲的吹管樂器,發音清脆明亮。笙在表現旋律、和聲和節奏變化等方面均具特色。笙的音色平穩,音域寬廣,在民族樂團中作為伴奏樂器時,可吹奏豐富的和聲效果,具潤飾、調和各組樂器音色的作用。笙在合奏中演奏旋律聲部時,較常用的演奏形式有:單音和節奏加花等;而在擔任伴奏時則多使用各種節奏音型或持續的和弦等。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後,樂器製造者和音樂工作者,對笙進行不斷改革,發展至今已有二十一簧、二十四簧、三十六簧笙等,還有圓笙、方笙、中音抱笙、排笙等種類。現時香港中樂團所用的有高音鍵笙、中音排笙和低音抱笙。笙的演奏技巧包括口內技巧、手指技巧和綜合技巧。口內技巧有吐音、花舌、呼舌等;手指技巧有顫指、琶音、歷音、打指和複調技巧等;綜合技巧如滑音和呼打等。此外,一些技巧還可結合使用,如花舌可分別與歷音和打指等結合使用。著名笙獨奏樂曲有《鳳凰展翅》(董洪德、胡天泉曲) 、《孔雀開屏》(閻海登曲)等,笙協奏曲有《孔雀》(關忠曲)等。高音鍵笙,亦即高音加鍵笙,具備全部半音,轉調方便,而且音量幅度大,非常適合在樂團中使用,其技巧與一般的笙相同,且能奏出更複雜的和弦。中音排笙,又名「中音蘆笙」、「小架排笙」,是在蘆笙和傳統笙的基礎上研製而成的,由笙管、簧片、共鳴管、氣箱和按鍵構成。笙管共三十六根,每管能發出一格音,按一定音序排列,插在扁方形氣箱中。中音排笙的音域共三個八度,所有半音齊備,能演奏各種旋律,亦更為方便。演奏時,口吹長管形笙管,手指按鍵,氣流通過氣箱振動簧片發聲,能長時間演奏。低音抱笙體積較大,需要放在木架上演奏。這些經過改革的大型笙,豐富了樂團中、低音聲部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