笛子,是橫吹的竹製無簧樂器。原流行於西北少數民族地區,漢武帝時,笛被稱之為「橫吹」,在鼓吹樂中佔有重要地位。明清以來多用於戲曲音樂伴奏。笛子被中國各地民間音樂廣泛地使用,因此笛子的品種和形制眾多,較常見的是流行於南方的曲笛和北方的梆笛兩種。傳統笛子共有六個按音孔、一個吹孔和一個膜孔。吹奏時,由吹孔把氣息吹入竹管內,令管內空氣柱振動而發音。空氣柱的長度決定笛子基礎音的音高,基礎音的高低取決於管道的長短、粗細。管道愈短愈細,基礎音愈高;反之,管道愈長愈粗,基礎音則愈低。笛子常用音域有兩個八度,是可八度超吹的樂器,全部音孔均可以吹出一個泛音。笛子音色清脆高亢,透明圓潤,表現力強,在獨奏或合奏時均具特色。在吹管樂器中笛子屬較省力的一種樂器,吹奏強音時耗氣量較大,弱音時則耗氣量少;亦屬吹管樂器中主要的高音樂器,能以各種速度在常音區中進行演奏。由於笛子的表現力強,因此廣為民間樂團及器樂團所採用。笛子的演奏技巧分為口內技巧、手指技巧和綜合技巧三類。口內技巧包括吐音、花舌等,手指技巧有裝飾音、歷音、顫音、飛指顫音和虛指顫音等,而綜合技巧則是結合口內技巧和手指技巧,如滑音等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