管,古稱「篳篥」,屬豎吹簧管樂器,約於隋朝由西域龜茲(今新疆庫什)傳入中原。在隋、唐的九部樂、十部樂中,篳篥是主要的樂器,故又有「頭管」之稱。目前民間均習稱為「管」或「管子」,普遍流傳於全國南北各地,主要用於民間鼓吹樂,以及佛、道教音樂等。管由管身和哨子組成,管身呈筒形,一般用木製,亦有竹製和玉製。由於管在各地所定的音高與製作質料不同,因此形制大小不一。此外,管的種類和名稱亦因南北地區不同而有異,如廣東地區稱「喉管」,北方稱「管子」。管的種類主要有單管(細分為大、中、小三種) 和雙管兩種。單管即管身由一截木桿所製;雙管是由兩支同樣音高但管身較細的管子並置構成,演奏時兩根管子的哨子同時放入口中吹奏。管以「吞」、「吐」的演奏方式為主,音色嘹亮,而喉管的音色則帶濃厚的鼻音。兩者均適合演奏富感情的樂曲,其鬱暗悲切的音色尤擅於哀怨凄涼的曲調。管子的聲音穿透力強,除用作獨奏樂器外,在合奏中往往是樂團中的領奏樂器,及擔當加強中音區域的角色。經過改革的加鍵管在音色上與傳統管沒有太大分別,但音域較廣,並能演奏所有半音,轉調更方便。因此,在合奏和獨奏中有更大的發揮。目前香港中樂團編制所用的管是加鍵中音管和加鍵低音管。管的基本技巧與嗩吶相同,有吐音、打音、顫音、溜音、鼓音、花舌音、滑音、泛音等。管的獨奏樂有《江河水》(東北民間樂曲)、《放驢》(河北民間樂曲)等,協奏曲則有《絲綢之路幻想組曲》(趙季平曲)等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